《應否打疫苗?》
有一位讀者想打疫苗,她竟然pm問我意見,受寵若驚之餘,不得不寫一篇嚴肅長文回應。
(以下6點純屬個人觀點,並非專業醫療意見)
1. 之前也曾寫過兩篇文章關於疫苗,當時呼籲特區政府應考慮暫停60歲以上人士接種,以策安全,因為個人直覺打針後死亡個案,或多或少與疫苗有關(當然不會直接有關,除非是打砒霜),不論是什麼國家生產的疫苗,打進體內,必定會令身體內部出現變化,這是不容爭辯的事實,政府一直強調不打針每天也會死人,純屬偷換概念。
2. 用普通街市主婦思維分析也可以明白,假設將1000個60歲以上長者分成兩組,他們本身都有三高症狀,隨機抽500人安坐家中,另外500人出去跑步,結果安坐家中的有3個人無情白事猝死,但跑步的就有5個猝死,結論當然不可以簡單說成 「跑不跑步也會猝死」、「跑步不會直接引致死亡」。
個人深信打疫苗和跑步一樣,某程度一定增加了高齡病患者猝死風險。
3. 本港過去8宗死亡個案(7科興1復必泰),絕大部分是較早期接種發生,近日相對平靜,推論原因是本身有三高的長者後期看到新聞之後,三思而卻步,所以死亡率相應下降。
明顯政府早期宣傳嚴重不足,沒有讓60歲以上病患長者獲得足夠風險提示,毫無疑問陳肇始專業失職。
4. 特區政府不停宣傳打疫苗好處高於風險,對整體社會來說,完全正確,這一點我絕對同意。
假設750萬人都打了疫苗,香港將會是全球最安全的城市。
但對一個人來說,打疫苗的風險只有「出事」和「冇事」 兩種,所以每一個人必須自己作出判斷,檢視身體狀況是否適合。
以全港人口目前確診死亡人數(203人)演算,平均37000人有1個死亡。
以目前已注射疫苗人數(38萬人)8人死亡演算,平均47000人有1個死亡。
*以上數字僅供參考,推論基於假設兩者有關,因為很多個案(無論確診死亡或打針死亡)仍需死因庭研究真正死因。
5. 有一點我仍然想不通,為什麼整體人口七成接種了疫苗就可以做成群體免疫,假設香港仍然有三成人口沒有接種(即二百多萬人不打針,比澳門人口多四倍),如何可以達致群體免疫?
至於打了兩針仍然發生確診個案,並不稀奇,因為目前全球最有效的疫苗也只是95%左右,也就是每100人打足兩針,仍然有5個人有機會確診,當然並非說這5個人會確診,只是有機會,跟沒有打針的人機會相同。
6. 自己會否打疫苗?
親朋戚友當中,有4個人已經注射,2個人登記後臨時缺席。
由於四個人都是較早時期注射第一針,他們都注射科興,至今未有任何不良反應。
至於自己,之前也曾透露過,除非有通關等便利優惠,否則暫時不考慮注射,個人亦不懂評論英國中國德國疫苗孰優孰劣, 但真需要注射的時候,將會跟隨李嘉誠紅顏知己周凱旋一樣,選擇德國疫苗。
本欄從來信奉獨立思考、自由意志,希望以上文字能給A女士提供適量資料以便自行決定打針與否。
不過,聽聞李嘉誠老先生也正考慮打疫苗,個人希望他三思……
(網上跑步圖片)